如何看待“歌手”首战?业内:期待这是华语乐坛良性发展的一剂猛药

来源:娱乐天下     作者:秋秋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4-05-15     

那英

香缇·莫

凡希亚·奥伊亚

    距离第一季《歌手》已经过去了11年,尽管在《歌手2024》第一期节目开播前,不少网友觉得阵容不如预期,但现场直播的舞台和最终名次却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。前两名皆是外籍歌手,华语歌坛实力唱将那英排名第三,在展现超强唱功的同时,也不乏紧张与吃力的状态。网友们在调侃之余,也开始深思与讨论华语歌坛的现状,华语流行音乐真的被比下去了吗?

     本土歌手“紧张感”从哪来?

    在新一季节目开播前,导演洪啸就表示,很多歌手婉拒来节目的原因是“直播”,所以选择的歌手范围变窄,最终能来的寥寥无几。虽然大家普遍认为,能来的歌手不管实力如何,已经赢了,但面对第一期歌手的阵容还是捏了一把汗,还有网友“莫名心疼那英”,因为“一把年纪了架在火上烤”。

    回顾第一轮第一场“张榜赛”的竞演舞台,首位出场的加拿大歌手凡希亚·奥伊亚演绎了英国组合奈尔斯·巴克利(Gnarls Barkley)的金曲《Crazy》,一开口就给观众们下了一剂“定心丸”,绝对的实力立刻带动了现场气氛,引来全场观众起立鼓掌。而另一位身获格莱美和两张金唱片的美国女歌手香缇·莫则带来一首给中国听众的特供选歌《If I Ain't Got You》,展现了超强实力,舞台松弛感十足,比那英还大几个月的她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。

    后面出场的本土歌手杨丞琳、汪苏泷、二手玫瑰和海来阿木,尽管都具有个人拿得出手的特色,或是唱法音色,或是歌曲创作性,又或是舞台演出极具创意,但在两位外籍歌手丝滑的演唱对比之下都稍显逊色。甚至连那英都因为紧张登上了热搜。几位歌手在舞台上确实是肉眼可见的紧张,这种紧张感,恐怕场内场外的观众感觉更甚。相较之下,外国歌手在舞台上表演时的自信和游刃有余就凸显出来了。

    《歌手2024》导演洪啸说过,要满足实力、胆量、档期,能来舞台首发的歌手已经不多。知名乐评人卢世伟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分析,节目中几位中国歌手包括那英在内,都难逃“紧张感”。“大家把这个节目看得太重了,再加上网友的推波助澜,无形中营造了一种‘登上这个舞台就代表绝对实力,一旦输了就跌下神坛’的氛围,导致几位中国歌手有着巨大的压力,心态上少了平常心,而两位外国歌手显然没有这样的压力。”

    乐评人南雷雷认为,其实每一位歌手的表现,如果放在其他节目的舞台上都算很好了,但集中地放在《歌手2024》的舞台上与外籍选手一对比,再加上紧张影响发挥,这样的比赛结果就让观众“急了”。“网友这样的着急调侃也在情理之中,我们很少有机会能这样直观地感受国内外歌手的差异。但现在欧美乐坛的主流跟我们一样也是创作大于唱功,这次请来的两位实力歌手也并非欧美顶咖。我们用热门歌手、创作型歌手甚至摇滚歌手来对拼实力唱将,这样的比赛结果其实也算合理。”

     华语流行音乐被比下去了?

    《歌手2024》的直播并非单纯的“流量密码”,而是有意义的。乐评人耳帝认为,全程直播对于行业推动有着重要意义。他说:一直以来内地的大型晚会与节目都陷入在一种“恶性循环”里:习惯性假唱——没有动力去改善提高真唱的技术环境——坚持真唱的歌手会因糟糕的收音播出效果变成“车祸”现场——假唱的歌手被夸稳而真唱的歌手全网嘲——下一次演出时想真唱的歌手会胆怯——越来越多的歌手选择假唱。

    诚然,不敢参加直播舞台也并非完全是歌手的问题,这种“不自信”是长久以来的连锁反应。面对直播,不光是参加节目的选手,甚至连主持人胡海泉都紧张到“嘴瓢”。

    卢世伟从专业的角度分析,欧美歌手的演唱习惯、声带机能,更适合竞技型、外放型的表演,“不像我们中国人的演唱,有中文发音的特殊性,欧美流行歌手的转音、滑音就像是天然流淌的血,所以在竞技性的舞台上国外的歌手更容易展现出优势来。”

    在流行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,欧美包括日本都比我们起步早,确实存在先天的差距,但仅凭一档节目也不能断定华语流行音乐就被比下去了,“只是说我们有没有把自己最大的优势展现出来,我们也有很多歌手在海外非常有影响力,比如萨顶顶、朱哲琴等等,最近谭晶、韩红、谭维维等歌手的呼声很高,一方面因为她们的唱功好,另一方面她们能唱老外唱不了的东西。”

    卢世伟说,节目才刚播了一期,未来还有很多可能性,“我们的歌手如果把自己的情感优势、地域优势都发挥出来了,还是有很大胜算的。其实这次的《歌手2024》也算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呈现,借此也能区分行业里到底谁是真正的歌手、谁只是艺人。业务能力、熟练程度比不上人家,那只能挨打,只有看重自己的职业歌手身份、能力的人,一直在坚持练习、坚持真唱,才是真正有实力的歌者。”

     如何走出“完美舞台”骗局?

    资深音乐制作人卡先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,不管是演唱会还是音乐节目录制,只要是有现场表演且较为专业的舞台,都离不开对歌手的修音。“观众想要看到更精致的表演效果,歌手自己也不想留下有失误的舞台,现在的演出市场几乎不存在演唱不修音的情况,只是根据情况选择实时修音还是后期修音而已。”

    全开麦、不修音、one take直播的模式好像在这个时代成为了“不可能”,曾经的直播演唱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,但在当下却成了歌手们值得夸赞的“走出舒适圈”。这种情况,需要改变的不光是歌手自身,还有观众们的心理。

    《歌手2024》也是国内音综全面升级的起点,也希望这次难得的热度能真正做到促进歌坛发展,而不是昙花一现的热议。如何走出“完美舞台”的虚假骗局,弄清观众们真正需要的想看的,才是华语歌坛良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剂猛药。

    《歌手》节目的老观众应该都还记得,曾经的马来西亚歌手茜拉、韩国歌手郑淳元、俄罗斯歌手波琳娜,包括在节目上夺过冠的欧美一线“结石姐”Jessie J。资深乐评人樱桃认为,我们不是没有被冲击过,而是没有勇气正视要面对的问题,同时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优势。“这些前几季的外籍歌手唱功一流,他们的问题主要是语言障碍和观众缘,再强大的唱功观众也会免疫,所以不论内娱还是欧美,一线顶咖都是创作型而不是唱功型,观众们最后还是想听自己听得懂、有共情的中文歌。”

    樱桃认为,绝对的技巧性并不能打动人心,只有把演唱实力和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真情实感相结合,才是最能征服听众的,创作型歌手爆火的原因就在于此。同时,也期待看到国内音乐舞台的环境越来越健康,不论是歌手还是观众都该意识到:“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”,进而形成一种真唱的共识和正常的审美。就像耳帝所说:“当观众与从业者都形成了直播真唱的共识,那么会自然劝退那些不会唱歌的人,把舞台机会留给真正有实力的歌者。”

热点阅读